出去旅游,有件事我一直很热衷,就是去那些在诗词中出现过的地方中走走。
这往往能给我一种感觉,用张若虚的话来说就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让我如此热衷的还有另一个原因:古人在某个地点因事因景所凝聚的个人感受,能让现在的我读到。而当年他们所在的地方或者地名,又能流传至今。这两点每一点都是很难得的,而两点同时发生,更是凤毛麟角。
南京
金陵
“金陵”原是山名,“陵”作“山陵”解。金陵,就是现在的钟山,又称蒋山、紫金山。《舆地志》说:“蒋山古曰金陵山,县之名因此山立”。钟山顶上的岩石泛紫色,类赤,所以称金陵,其名因山石颜色而来,而其实山上并无金矿。“金陵”之“金”,作金色解,其实是指铜的颜色,而非黄金。铜也称赤金,我们现在把纯铜称为紫铜。这与后人称其为紫金山是一样道理。
南京的台场,有一个金陵颂历代名家咏南京作品集书法碑廊。我记了以下几首: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衰草 一作:芳草)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最后两句我看了会心一笑。李白在千年前做的事,我现在也在做:在一个特定的地方,想起前人的诗句,激起一些感想。
金陵三首 李白
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
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
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
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
亡国生春草,王宫没古丘。
空余后湖月,波上对瀛州。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
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
古殿吴花草,深宫晋绮罗。
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
古诗词中很多内容是相通的。“亡国生春草,王宫没古丘。”一句,让我想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写完后发现我在说废话,因为不仅是古诗词,其他很多事也都是相通的。
扬州
扬州
「揚州」作為地域稱謂始見於《尚書·禹貢》中的「淮海維揚州」,為華夏九州之一。
江城子 苏轼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转星眸。月华羞,捧金瓯。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喜欢“墨云拖雨”中这个“拖”字。这几天雨下得很大,雨云我也常常看,但想不到用“拖”去形容。
南乡子·璧月小红楼 孙惟信
壁月小红楼。听得吹箫忆旧游。霜冷阑干天似水,扬州。薄幸声名总是愁。
尘暗鹔鹴裘。针线曾劳玉指柔。一梦觉来三十载,休休。空为梅花白了头。
可能是我读的诗词还不够多。提到针线的诗我只能想起《游子吟》。
遣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十年一觉扬州梦”这句流传得很广,为什么呢?我想可能是因为“十年”和“一觉”的对比。
维扬
还是那句,“淮海惟扬州”。“惟”通“维”,于是就把扬州又称为“维扬”。
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城历史上很坎坷,几经战乱。姜夔当时写下这首词时,杨州正是战乱结束。但他描绘的还是很有意境的。我觉得单是这词牌名就很美。很简单的一个“慢”字,就写出了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节奏。
将近千年后的扬州的生活节奏似乎也还保持着令人舒服的慢节奏。
我后来去过两次扬州,一大发现就是等红绿灯的时候,南京几乎默认红灯亮后和绿灯灭后的几秒都是能走的。但扬州则不是。
瓜州
这里的瓜州指的是以瓜州渡闻名的千年古镇。
书愤 陆游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瓜州渡现在是一个公园。我经过,但还没有进去过。
我后来去过,在导游的讲解下听了几个故事,看了几个景,趁着还有记忆记录如下。
- 正对着鉴真东渡日本的渡头,有块“瓜州古渡”的碑,是上世纪立的。立的时候匆匆忙忙,找了位本地的账房师傅,报酬是几包烟。因为只是账房先生,并不出名,没给落款。但字写得很不错,是我这种外行人看了都喜欢的字。
- 为纪念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而建的“沉箱亭”。我之前并没有读过这段故事,所以没什么感觉。
- 伊娄运河就在此地。如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瓜州公园的历史。说是在建国后的那段时间蛮辉煌的,还接待了亚非拉好多个国家的领导人。但本世纪初左右开始没落。没落到连本地人都不太知道这里干啥的。直到21年左右有个政协副主席特地来这里看,看了很失望。于是政府开始关注这里了。很中国特色的一个故事。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可以坐镇扬汽渡来体验“一水间”。体验感很不错:大货车,小车,人共乘一艘船。江面宽阔,江风蛮大的,四月底的时候甚至有些冷。
二十四桥
扬州城内古桥名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我之前读到“二十四桥明月夜”的时候,下意识地想象成是月光照耀下的二十四座桥。但现在二十四桥是瘦西湖景区内的一座景点,只有一座桥。
但据黄永玉老先生的经历,他年轻时也去找过,但“狠狠地走了一趟”后,“连二十四桥桥基都捉摸不到”。如果那桥就在瘦西湖景区内,我想他并不需要费这么大一番功夫。所以我仍愿意保留自己之前的想象。
春江
这里说的“春江”专指《春江花月夜》的春江。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此首诗中的春江说法众多,主流的有三种说法,但都是指向扬州
瓜州公园的旁边,就是张若虚纪念馆。馆里主要围绕着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展开的。
因一首诗而开一座馆,我不敢说是绝无仅有,但至少我是第一次见。
(我中学的时候,慕着其“孤篇压倒全唐”之名背过,但到如今还是不能完全欣赏。背的也是七零八落,惭愧)
镇江
京口, 北固
京口是镇江古称,西周时属宜的封地。“宜”是吴和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春秋时京口时属朱方邑,后朱方改谷阳。至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会稽,途经京岘山见有王者气,命三千赭衣徒凿断龙脉,以败王气,故改名丹徒县。京岘山西北有雄伟的北固山,那个时代它的后峰伸入江中,北固山的后峰、中峰、前峰起伏连绵,前峰环抱着开阔高平地块,古人把前峰一带称之为京,取义为《尔雅》的“丘绝高曰京”,口指北固山下的江口。东汉末年,孙权称霸江东,于公元209年将苏州的根据地迁至京口,在北固山前峰筑铁瓮城,号称“京”,通称京口。
京口因北固山而得名,后人写京口几乎绕不开北固山。于是我这里将二者合起来记录。
现在的北固山海拔蛮低的,主峰海拔高程55.2米。但是一口气上去还是要稍微歇下的。
我觉得景区很对我胃口的是,它路旁那些挂的旗子,是关于北固山的诗作。这点很棒,我觉得发挥了其文化底蕴这一巨大优势。我记了以下几首: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北固山到洛阳是八百多公里,这个距离在今天可能就只是几个小时,但在古代,就可能得是好几个月。
京口即事 范仲淹
突兀立孤城,诗中引有情,
地深江底过,日大海心生。
甘露楼台古,金山气象新。
六朝人薄命,不见此升平。
诗中提到的古甘露寺,也在北固山。我去逛了下。不太符合我的想象。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一张很常见的财神像。还有个收款码。祈福的牌子上,我看了看,好多都是希望考研上岸的。
上面的两首诗,都提到了“海”。看介绍是说,“古長江入海口離此不遠,江面寬闊如海。”
无题 乾隆
长江好似砚池波,
提起金焦当墨磨。
铁杆一枝堪作笔,
青天够写几行多。
这首写得有点白,但却很有气势,该怎么说呢,不愧是做皇帝的。
这里提到的“金焦”,指的是金山和焦山,我还没去过,以后有机会再看看。
诗中的“铁塔”也还伫立在北固山。
同曹克明清明日登北固山次韵 萨都剌
三月二日风日暖,千家万家桃杏开。
白日少年骑马去,红雨满城拂面来。
共君且须饮一斗,处世不必歌《七哀》。
孙刘事业今何在,百年狠石生莓苔。
我印象很深的是,写着这首诗的旗子后面,花开得很漂亮。正应了“千家万家桃杏开”
诗中提到的狠石还能在北固山看到,不过应该诗有人特意维护,已经不再“生莓苔”了。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在镇江城散步的时候有个意外之喜,偶然瞥见了块路牌。上面写着
梳儿巷……宋武帝刘裕的旧宅基也位于此巷内的寿邱山上,即辛弃疾词中“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处
我看到这块路牌的时候是下午6点,正是斜阳黄昏之时,而梳儿巷一眼看上去也普普通通,正应了“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有一种奇妙的巧合感。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现在镇江的北固楼经过多次重建,早已物是人非。我一直不太喜欢现代的仿古建筑,加上我去的那天天气并不算好,雾蒙蒙的,原计划不太打算上去,怕破坏自己心中的想象。但最后还是登楼远眺。意料之外的风景很不错。江面十分开阔,可谓江天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