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定于用来记录些诗词

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 姜夔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看过一篇点评。说这阙词可能是唯一一阙描写了女儿坐在爸爸肩头的。那篇文章中还写,说姜夔半生潦倒,不知他的小女命运几何。我感觉不管以后如何,当坐在爸爸肩头赏灯的时候肯定是很幸福的。


咏史 李梦唐

高阁垂裳调鼎时,可怜天下有微词。

覆舟水是苍生泪,不到横流君不知。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兴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很喜欢最后这一句。今天(2023年6月6日)才知道鲍照久居建康,也就是南京,然后才发现江苏和山东竟然是邻居。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四月份记的一首诗,已经忘了为什么记了。


拟挽歌辞 陶渊明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古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唐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自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之前读不懂,今年读懂了。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这句,让我想到“死去元知万事空”。他们都不信什么在天之灵,都认为死了就是死了。我也认同这种想法,但更希望能有在天之灵。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这句看了注释才知道自己完全读反了。说的是祭酒的时候,我理解为生的时候。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听着很残酷,但我现在觉得:死后能让他人偶尔想起,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了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苏轼

王定国哥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的两阙定风波我都很喜欢。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放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蓑这个意像是诗词里的常客了。

对这阙词一直有个印象,就是苏轼淋雨生病了,去看病又写了阙《游沙湖》。但是查了下才发现自己的记忆是错的。苏轼去看的是手肿,明显不是因为淋雨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欧阳修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之前去扬州找攻略的时候翻到的。


汴河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在大运河博物馆看到的。现在想到皮日休在开元寺待过一段时间。影壁上好像还有他的名。


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珙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老字用得很妙,之前没悟出来

最后一句我也很喜欢。我也蛮喜欢坐船的。


答武陵太守 王昌龄

仗剑行千里,微躯感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我比较喜欢前面两句,但却不太能做得到,反而是“微躯不敢言”。与古人比,可谓差远了


临江节士歌 李白

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

吴云寒,燕鸿苦。

风号沙宿潇湘浦,节士悲秋泪如雨。

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

壮士愤,雄风生。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可能是我水平有限,总觉得这首有种在高潮时却戛然而止的感觉


陇西行四首 陈陶

其一

汉主东封报太平,无人金阙议边兵。

纵饶夺得林胡塞,碛地桑麻种不生。

其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其三

陇戍三看塞草青,楼烦新替护羌兵。

同来死者伤离别,一夜孤魂哭旧营。

其四

黠虏生擒未有涯,黑山营阵识龙蛇。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句读来很有感觉。


秋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几天秋意已经很浓了。今天散步的时候看着一地的落叶莫名有些心情不好。

先是想到“伤春悲秋”,就觉得自己的想法也正常,一乐

然后又突然想到这首诗的第一句,心情顿时好了不少。


北风行 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剑,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读过很多次了,但今天再读还是很有感觉

很喜欢“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这句,不整齐,但读起来很顺口。

我今天想起这首,回忆到第三句的时候没想起来接下来的,但整体的基调是记得的。就想:接下来要该怎么转到战争呢,看了觉得很惊喜,很佩服

“不忍见此物” 这种想法我还不懂,也不希望我懂


佳人 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这篇让我想到《秦妇吟》,前者讲的是安史之乱,后者讲的黄巢之乱。但都有着共同点:战乱带给百姓的灾难。

“日暮倚修竹”让我想到文天祥的“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具体是为什么,我又说不清楚。场景?


泛海 王守仁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这首诗读起来很潇洒,是我所向往的。

创作背景也很有意思:

 这首诗作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王守仁因仗义执言被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刘瑾还派人对他进行暗杀。王守仁急中生智,做出投江自杀的假象,搭上了前往福建的商船。王守仁坐在船上,写下了这首诗。


随园诗话 卷一 袁枚

遥知此去栋梁材,无复清阴覆绿苔。

只恐月明秋叶冷,误他千岁鹤归来。

其实这首诗标题不是随园诗话,也不是袁枚写的。只是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记录了这首诗。原文如下:

江西某太守,将伐古树。有客题诗于树云:“遥知此去栋梁材,无复清阴覆绿苔。只恐月明秋夜冷,误他千岁鹤归来。”太守读之,怆然有感,乃停斧不伐。

第一次知道这首诗,是在中学的一本教材上。有的诗读一遍后就很难忘记,这首诗就是如此。我还记得那本教材上还有个插画,画的就是千岁鹤与树,很美。

我家门口就有棵树,活了得有快三十年了。去年被市政挖掉了。这棵树不是要去做栋梁材,而是因为市政规划而被迫移位。没有客去题诗,但那是一棵我看着长大的树,或者说看着我长大的树。

我怀念那棵树。


行行复行行 佚名

行行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很有画面感。

“努力加餐饭”有两个解释,一种是对游子说,让他在外好好吃饭,保重身体。另一种是在劝慰自己。但好好吃饭这个是不变的。

旅行者1号上携带了一张铜质磁盘唱片,其中有一段是闽南语的问候,“太空朋友,你吃饱了吗,有空来我这坐”。很朴素的问候。我第一次听还吐槽,怎么都上天了,还是说一样的话。读到这首诗后才意思到,快两千过去了也是这样。

“好好吃饭”背后蕴含的情感远比字面上来得要细腻。